This page features press interviews where I’ve shared my work and research interests, translating complex ideas into accessible insights. Across diverse media outlets, I’ve discussed timely topics, bridging academic research with public understanding. For more on my projects, academic or teaching outputs, please refer to other pages.

愛情急診室|交友軟體好難玩QAQ 交友軟體有禮貌玩法大公開! ft. 陳維平 | goto&Play
【2024-11-06】你有使用過交友軟體嗎?「交友軟體好難聊天QAQ」、「他怎麼都不回我訊息?」、「我們要不要交換IG?」、「要怎麼冷處理這個聊天對象?」你有這些疑問嗎?本集訪問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的陳維平助理教授,聊聊大學生在使用交友軟體時遇到的困擾。…(節錄自goto&Play IG)🔁本集內容亦已由 NYCU NEXUS 第三空間 轉載發布

提醒各位今天是什麼節日:初五,所以開工前就來談點愛情吧!ft. 陳維平 | NYCU PRESS說書中
【2024-02-14】本集的來賓陳維平老師,除了研究興趣就和科技、性別與親密關係有關,也和我們合作出了《愛情必修學分:Z 世代的情感和性別關鍵字》~~!這集呢,我們將有請A波編回憶當年收到情書的心動時刻(?),從古早(欸)的交友與性別開始,一起聊聊現在的網路交友平台。究竟科技怎麼影響我們怎麼展現自我,怎麼去認識新朋友?其中又潛藏怎樣的危機和執得思考的部分呢?且聽本集分曉…(節錄自NYCU PRESS說書中FB)

全球3.3億用戶 創下年營收逾1500億元 交友軟體新商機 寂寞經濟大爆發 | 今周刊
【2023-12-20】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陳維平分析,交友軟體盛行,可以從科技、媒體文化與個人生活三個層面討論。在科技層面上,這十年來智慧型手機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行動網路、定位科技及演算法的運用,都體現在交友軟體的設計與開發上…(節錄自今周刊報導)

訂製完美情人?演算法與數位時代下的愛情 ft.陳維平 | 鏡好聽 x 女學會「不只是女性主義」
【2023-08-17】本集主持人為李佩雯,來賓為陽明交大傳播與科技系的助理教授陳維平,她近期做了科技與親密關係的研究,發現到,網路原住民「Z 世代」(1990 年代中期至 2020 年初生的人) 的情感關鍵字,是做自己,以及預作準備。他們會先問自己很多問題,譬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適合什麼樣的關係」,並且思考應該要先做哪些功課與準備…(節錄自鏡好聽FB)

#陌生搭訕 | 警廣全國治安交通網「愛呀,借一下!」
【2023-07-01】#戀愛講堂🧑🏫/搭訕可不是一味展現自我/也要好好尊重對方意願/搭訕這回事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就讓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陳維平告訴你🗣️…(節錄自鳴鳴工作室FB)

#交友軟體 | 警廣全國治安交通網「愛呀,借一下!」
【2023-06-18】#戀愛講堂 🧑🏫/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地與螢幕另一頭的人交友/如何不迷失自我同時保護自己/就讓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陳維平告訴你🗣️…(節錄自嗚嗚工作室FB)

交友檔案的假象:為何我們想看見最真實的對方,卻只呈現美化後的自己? | FutureCity @天下 X 喀報
【2022-12-14】在交友軟體上,你會為自己塑造形象嗎?是陽光而正向,還是時髦而迷人?網路交友時,我們往往希望展現自己最完美的樣子;但這些被形塑出的樣貌,還是真實的自己嗎?…(節錄自FutureCity @天下)

被妖魔化的交友軟體?那些你不知道的汙名大小事 | 喀報
【2022-12-06】談及交友軟體,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印象是什麼呢?是左右滑動快速篩選的配對模式,抑或是如同Tinder等用戶數龐大的交友app,又或者交友軟體只能與「約炮軟體」畫上等號?在主流媒體的報導下,交友軟體似乎永遠無法與約炮、詐騙及犯罪等詞彙脫鉤。究竟大眾為何會對於交友軟體有這些刻板印象呢?「交友軟體汙名化」被汙名的是什麼?本文將帶你探究交友軟體汙名化的原因,解密那些你不知道的交友軟體秘辛。…(節錄自喀報)

沒關係,不是騙子:交友軟體的自我設定 | PanSci泛科學 X 喀報
【2022-12-04】你在交友軟體上會為自己塑造形象嗎?陽光而正向、時髦而迷人?我們往往希望在網路交友時展現最完美的樣子,但這些被形塑出的樣貌還是真實的自己嗎?本文訪談多位交友軟體使用者和傳播社會學專長教授,了解個人如何在交友平台上定位自我以及多面向的想法。形象塑造是修飾而非欺騙,知道自己能帶給他人什麼亮點、想要什麼,是交友軟體使用的第一步,期望可以帶領讀者對交友軟體的自我設定進行更深層的思考。…(節錄自PanSci泛科學)

從N號房事件談性剝削 | Peopo公民新聞 X 喀報
【2021-01-02】在21世紀的文明社會,倡導人人平等、高喊性別平權的同時,這世界也存在黑暗的另一面。各地一再爆出女性遭受性剝削的案例,而近年最受矚目的就屬韓國的「N號房事件」。性這件事,為什麼套在女性身上會變成一種罪?蕩婦羞辱的文化儼然成了男性在性剝削上理不直卻氣壯的藉口…(節錄自Peopo公民新聞)

偷拍——躲藏在社群及法律邊緣 | Peope公民新聞 X 喀報
【2020-04-30】你知道你可能被偷拍了嗎?試想,當你走在路上,一個陌生人用不尋常的姿勢,將手機鏡頭一直對著你,此時你心情如何?是否會確認自己的外觀哪裡「出了狀況」?穿著是否「適宜」?還是會覺得不舒服?科技的發達帶來便利性,人手一機,讓每個人可以隨時記錄生活的點滴;社群網絡蓬勃發展,讓大眾更容易找到同好並分享資訊。然而,這些方便可以變成另一個人的夢魘。…(節錄自Peopo公民新聞)